校长信箱 日  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

教学科研

keyan

教学研讨

首页 > 教学科研 > 教学研讨 > 正文

语文组教研活动剪影:博采众长方能玉汝于成----记苏丹老师《猫》常规展示课

时间:2021-12-09 11:07:00   作者:苏丹  来源:语文组  点击:
    本次语文组大教研会议的主题是苏丹老师的组内公开课研讨活动,所讲篇目是七年级上册第16课《猫》。本次组内公开课主要是常规课的展示。

\

\

 
    以下是苏老师的教学设计:
    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,第一个部分是“认识‘我’的猫”,即通过梳理作者的三只猫有关来历、外貌、性情、在家中的地位、结局这些方面的信息,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大致内容。第二部分是“理解‘我’的悔”,即通过具体分析“芙蓉鸟被害案”来揭示主题,即人性之中的丑陋面,对弱势者的偏见、傲慢、暴力,对生命的漠视。同时作者的积极自省,也反映出人性中的光辉面,即自省、博爱、悲天悯人。在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上,设计了三次默读,训练学生的默读速度、圈点勾画、信息摘录等能力。在学生活动上,主题挖掘部分,设计了小组讨论环节,让学生交流感想。在作业设计上,让学生思考当下学习本课的现实意义,并以文字的形式呈现。
   《猫》这一课一般需要两个课时,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候,需要进行一定的取舍。比如对于生字词的处理放在早读时间,对于文章结构特点的把握,可以放在第二课时或直接者略去。
    课后苏丹老师进行了反思:
    经过备课、磨课,最终我的这节常规课基本实现了教学设计的目标。但是还是存在一些设计上的缺陷以及临场发挥的遗憾。比如在主题梳理上,思路还是有些不够顺畅。没能充分预计学生的情况,导致挖掘主题的过程不够流畅,使得整堂的效果差一些。在备课磨课的过程中有其他老师也提出过优化这一部分内容的建议,但是我基本上还是坚持了最开始的设计,因为我认为这里需要上升到对人性共通性的理解,另一方面根据之前试课的经验,我认为学生还是能理解我的思路。
    在临场发挥上,贻误了写板书的最佳时机,导致板书不够完整是这堂课的一大败笔。另外因为PPT的设计,导致我不得不站在电脑旁边操作电脑,课堂效果有些打折扣。时间把控欠佳,最后的课堂小结和作业展示没能出示。
    通过这次的组内公开课活动,我总结出,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,探讨主题尽量直接,简单明了,不用设计过多的复杂的问题。在课程设计的总体把我上,要注重思路的流畅性,环节衔接要自然。对于常规课的设计,要更加注重环节的精简,要尽量做到一课一得,不能贪多。另外,上课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能动性,让学生动起来,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任务除了任务明确,更应当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,尤其对于起始年级,越具体越好。而且每个环节的所得,要提醒学生及时做好笔记。
    我的这堂课离不开同组老师的帮助和指导。在备课和磨课过程中,我的师傅杨丽婷老师帮我梳理了本课的主要两个板块,特别是在主旨探索部分,帮我梳理出来了简单又深刻的思路,即利用一个主问题引出主题,“是什么造成了冤案”,直指“我”的草率暴力,“我”的傲慢与偏见,“我”的对生命的漠视。但同时作者的自我反省也展现了人性中的光辉。

\
 
    课后各位老师做了细致的点评:
    教研组长白蓉老师对最后挖掘主题的部分提出相应的建议,比如把关于:芙蓉鸟被害案的“案件反思”直接去掉,并与后一部分主题挖掘放在一起,这样能够避免重复。另外就是挖掘主题这一部分设计的问题有些碎和散,可能造成学生思路的不顺畅。本节课在记笔记上提醒学生的次数比较少,可能造成部分学生光听热闹,所获甚少。

\
 
    对于第一部分梳理三只猫信息的表格填写这部分,周梦琦老师认为不能停留在填写层面,需要从表格中得到一些东西才值得,比如写前两只猫的受宠就是为了对比衬托出第三只猫的不受宠。结合今天的课程,可以在挖掘主题时,再回过头对比一下表格,帮助学生从表格中总结出东西。余英老师也建议可以利用表格的对比来解释“为什么我们一家对第三只猫有偏见”,即我们的偏见来自于猫的来历和自身样貌性情的不讨喜,这样有助于学生的透彻理解。

\
 
    语文教研组利用教研会的机会深入研究讨论一篇具体的课文,能够让教师们在具体的课例中相互学习和借鉴,提高研讨水平。对于新教师来说,经历磨课,评课,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感受语文教学能手的魅力,吸收语文教学能力的养分,博采众长方能迅速成长。
\